第二日下学后,他们四人便带着新鲜出炉的计划书来到了周家,开始进行第一步的行动,即推广新项目,游说未来合伙人。
这个名为“金丝酿”的项目团队,技术提供者为王谨,范良负责太原地区的宣传,齐佑负责为产品设计外包装,并撰写广告诗,而周承悦则是带资进组,主要负责协调甲方和乙方之间的沟通交流。
比如此时,瞧见周家老爷面前的茶杯空了,一旁的丫鬟正想上前,就被周承悦抢了手里的茶壶。
周承悦一边给他爹倒着茶,一边仔细地观察着他爹的神色。
周老爷年约四十上下,是一个和气中透着精明的中年商人。此时,他的左手正拿着那份计划书仔细端详,右手则是搁在官帽椅的扶手上,指尖一下一下地轻轻敲动着。
一旁的周承悦,通过近距离观察他爹面上的纹路分布状况,以及手指敲动的频率,结合多年累积的实战经验,立时分析出,他爹现在的心情可以说是十分愉悦,甚至是有些激动的。
于是,他便朝一旁的王谨三人眨了眨眼,接着便乖巧地站在一旁,丝毫看不出刚刚在外人面前卖了自己亲爹的样子。
不过,周老爷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几个孩子。
这其中,一个是自己老友的儿子范良,一个是儿子启蒙先生的子侄,还有一个是曾帮了自家大忙,并且身上还有个“太原王氏后人”这么一层身份的王谨,他其实也真没打算跟他们斤斤计较地搞些什么谈判技巧。
再加上,周老爷将目光落回眼前的这份计划书上。这上面写着,这四个孩子要求,在“金丝酿”推出市场的前三年里,每年的利润都分他们两成。而他们四人再均分,即每人半成。
老实讲,这个条件并不过分。毕竟,一个新商品,从名声打出去,到找到固定的销路,这中间也是需要花不少时间的。
这“金丝酿”仿制起来并不容易,一看就是一个可以长期做下去的生意。前三年利润中的两成,对周老爷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
再者,听小儿子说过,这王谨和齐佑的天赋俱是一流,十分被先生看好,前途定然差不到哪去。
儿子有这么几个出息的同窗,自己当然要为儿子和周家的未来做些投资才是。哪怕这东西不怎么样,他也会尽量想办法帮他们赚一些零花钱。
更别说,这“金丝酿”,以周老爷的眼光来看,实在是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如今这么难得的方子自己找上门来,他自然要好好把握住了。
想到这里,周老爷清了清嗓子,直接开门见山地道:“你们这计划做的不错,我没什么意见。要是你们觉得可以的话,咱们现在就签契约吧。”
王谨几人当然也没意见,于是,这一次商业会谈就这么没一点波折地圆满完成了。
-
五月初,当泰安元年的清源县县试终于开考的时候,周家醋坊的第一批金丝酿也顺利生产出来了。
此时,王谨几人正跟着周老爷一起坐在周家宅子的花园里,细细品着手中的金丝酿。
“金丝酿”这个名字,是齐佑起的。“金丝”指的是红枣那一缕缕如丝般金黄色的果肉,而叫“酿”也比直接叫“醋”显得更高雅些。
这三个字一听就很有那种“钟鼓馔玉不足贵”的味道,王谨几人十分喜欢,周老爷听了之后也十分满意。觉得自己有些占好友便宜的齐佑这才稍放下了心。
此时琉璃的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市面上也出现了透明的玻璃,只是大多都是被制成了器皿,而至于玻璃窗户,恐怕只有极少数既富且贵的人家可以享受到了。
周老爷家里就有一套玻璃杯,这金丝酿被盛放在玻璃杯里,液体呈现出半透明的橙红色,晶莹透亮,煞是好看。
“这味道真是绝了!”一杯下肚后,周老爷大声赞道。接着又叫一旁的丫鬟去给家里的女眷也送几杯过去尝尝。
“这东西女人和孩子们肯定爱喝,我一个不嗜甜的人也觉得这味道十分特别。有红枣味,也有醋味,但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醇香味,总之就是一试难忘。更别说,这红枣醋,哦不,金丝酿,对身体还有那么多好处,哈哈哈哈,这生意肯定能赚,能大赚!”
其他几人也都是赞不绝口。
而至于那股醇香味,那就要说到王谨前几日专程送到周家的那一坛子“醋曲”了。
红枣醋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红枣加工成红枣酒,然后将红枣酒拌曲,接着再进行二次发酵。
之前,为了提高金丝酿成品的口感,王谨也不是没想过给原料中加一些营养液的。
可到底,这生意是要长久做下去的,营养液再多也会被稀释,他也总不能天天守在醋坊里,这样并不是长久之计。
王谨便想着,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些微生物的化学反应,做成一种能提升口感,且不会变质,可反复使用,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秘方”。
这样就既能保持风味,同时也不用担心被稀释,周家金丝酿也能一直保持稳定的品质。
想到这里,他便打开了系统商店。果然,首页的第一个商品便是一种特制的,能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在发酵过程中增加风味的醋曲,十分符合王谨的需求。
于是,他便当即买了下来,之后便专程地送去了周家。周老爷立时便将那坛醋曲郑重其事地保存了起来,这样一来,就算日后有人仿制出了果醋,也绝对做不出周家醋坊这样的味道了。
红枣醋的口味可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但这一种加上“风味剂”,将红枣和醋的味道完美融合并大幅度提升口感,形成一种独特风味的红枣醋,王谨相信,没有人能拒绝得了。
再尝过一杯之后,周老爷便叫来醋坊的管事,命他们立即开始大量生产,而一旁的齐佑也顺势递上了自己为金丝酿设计的包装纸。
此时的醋大多都是坛状的,坛身上会贴上自家醋坊的字号。
齐佑带过来的这张纸上,正中央竖写着三个大字“金丝酿”,右下角是印章样式的四个小字“周家醋坊”,左边则是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仕女饮“酒”的侧影,右上角还有几根红枣树的枝桠。
除了印章图样和红枣树上的果实用了红色的颜料之外,其他都是简单的墨色。
齐佑解释道:“我觉得,可以用不同材质的坛子区分出不同的品质。纯正的原浆就配上好的包装,这画也可以彩印。而普通的就直接用单色印,那醋里,也可以略掺些水…”
“哈哈哈哈哈哈!”周老爷笑着拍了拍齐佑的肩膀。“你这孩子倒是有些头脑,不错,不错,就照你说的办!”
王谨也对齐佑有些刮目相看,本来他和周老爷就是这么打算的,只没想到齐佑这里也早有准备。
嗯,看在他这么有觉悟的份上,也是时候安排他去见一见自家大姐了。
接着,只见齐佑又拿出了一叠纸,说道:“这些都是我为金丝酿写的诗词。”不等其他人发问,他便解释道,“这些诗句里都带着一些吉祥话,我想的是,可以把这些诗词都印在封坛的纸上。等那些买到金丝酿的人们拆开封纸时,便都会看到不一样的诗词,就像去寺庙里求签时看到的签文一样,都是图个吉利。”
周老爷先是愣了愣,接着便大声赞道:“妙啊!真的妙!”他真是没想到,这位齐小哥儿居然会给他带来这么多惊喜。
这样一来,不管是那些真风雅,还是像他自己这样,咳咳,附庸风雅的人,都会去忍不住追求这样一件新鲜物事,而当中的诗词,也定然会引发读书人们的议论。
周老爷敏锐地意识到,这样的设计,日后很有可能会被其他同行模仿。而到那时,自家这金丝酿就是开创了一种包装方式的先河,这可真是让他有些激动。
其他几人也都对齐佑的这个创意表达了自己的支持和喜爱。王谨心想,这不就是后世国外中餐馆里常见的幸运饼干里的小字条吗?齐佑这超前的营销手法,真是让王谨都忍不住有些肃然起敬了。
齐佑被他们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得到肯定之后这心里也是十分舒坦,不枉他熬了好几个晚上才写出这么多诗。好在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样一来,等到拿分红的时候,他也不会觉得烫手了。
王谨突然想起一事,开口道:“周伯父,如果别人问起这方子是打哪儿来的,您可千万要替我保密,不要提到我。虽然您和几位师兄都知道这方子是我师父留给我的,但万一哪天有太原王氏的其他族人听说这方子是我出的之后,非要坚持这是他们祖传的秘方,吵着跟您要分红,到时候可就说不清了。”
周老爷也正了脸色,点头应是,道:“放心,我会自己编个说法出来的。如果有人发现你拿了分红,我就直说那些诗都是我儿子的这几个同窗作的,这才得了一些分红,总之不会牵扯到你的。”
王谨起身道谢,接着又想到什么,转身对齐佑道:“其实这个说法,齐师兄,你也可以给咱们编一个小故事出来。大概就是,有一位四处云游的高人,在经过山西时,看到四处可见的红枣树,闻着四周传来的醋香,突发奇想道,既然醋和红枣都对人身体有益,那何不将二者结合起来?接着便亲自制了这金丝酿出来。只这位高人从不问俗事,偶然之下被一位商人所救,得知他家正是经营醋坊之后,便将这方子无偿赠予了他,之后便离开了。”
接着,王谨又补充道:“等齐师兄写好后,可以将这段文字挂在周家门店的墙上,到时候,如果有人问伯父您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您就故作神秘,推说不知。只是,我想,您越否认,别人就越会觉得您一定有些奇遇,这样一来,不仅能为金丝酿增加噱头,也不会再有人去追究这方子究竟出自谁手了。”
“哈哈哈哈哈哈!”周老爷抚掌大笑。“你们这几个孩子,脑子可真是一个比一个活!”
齐佑知道这东西王谨自己也能写,只是为了多给自己找些事做罢了。也不跟他客气,径直应下了。这些欠下的人情,日后总能找到机会慢慢还的。
-
第二日,王谨便再一次邀请齐佑去王家做客,在范良和周承悦揶揄的眼神中,齐佑有些不好意思地答应了。
王家宅子的后院里有一个小小的花园子,等王家人搬进去之后,这个花园子就不出所料地被改成了菜园子。
小姑娘王菀从小就喜欢花,这次好不容易有了花园子,她当然不能容忍这个地方全被各种各样她不是很喜欢吃的菜叶子霸占,因此,她便自己动手移了好几株花进去。
别说,王菀在这方面可能还真有些天分,反正那些花是都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