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提的小竹笼子还在他的手中,大海的奶奶还没有接。
大海想到了他的母亲,给他说过的话,一定把这竹笼子的白面馒头送给奶奶,如果说他的奶奶不接,他真是无法回家,给他的母亲交代的。
当大海说:“奶奶,你要是不留下,我回家我妈会打我的,会说,让你做这么一件小事,你都做不好!”
大海的奶奶这才接住了笼子,打开了白手巾,把竹笼子的白面馒头取出来,放在一个木盘上边,大海这才提着竹笼回家。
回家后,大海的母亲见大海提着空笼子,才知道大海把这白面馒头送给了奶奶了,这才放下了心。
大海的母亲教给大海从小干农活,培养人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人生的第一功课。
有一年秋天,村北公路大块玉米地里,玉米棒子队里人已经搬掉了,玉米杆子,被男劳力连根拔掉,因为是泥土地,玉米根上带的有很多泥土,必须把它根上的打掉,这样才捆起来,以后冬天,分给那些有牛的户,是给牛过冬的好草。
有一天早晨大海起床,大海的母亲就起来了,她已经站在屋门口,等待着大海起来。
大海从炕上起来了。大海的母亲对大海说:“大海,咱们去给队里玉米地打玉米杆子根上的土去?”
大海说:“我不想去!”
大海的母亲说:“你不想去你要干啥?你去干了,还能给家里挣几分工?咱们家常是村子里的缺粮户,就少给队里出几个钱?”
大海不知道他去跟母亲一块干活,产生的意义有多大,竟然和家里分粮食,少出粮钱都有关,就来了劲儿,很高兴地和他的母亲一起去打玉米杆根上的土。
大海的母亲把一把镰刀给了大海,大海从他的母亲手中接过一把镛刀,那镰刀木柄把头上,留有他的母亲手上的微热。
大海和母亲,到了打玉米杆子根上土的地边了。
这是秋末的一天清晨,太阳象一个人一样,它在想着:我要把我的光带给所有的人,是人们享受秋日太阳光的舒心明亮,让人们感受到太阳给人们带来的光明之感,看到了每一天都是新一天,都是不同于别的一天,如同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更新,就天天更新,每天不间断地更新,让天下所有人在我的光明来到的时候,看到了一种大自然变化更新的美丽。
公路以北,全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玉米田,地里的玉米杆子从南到北边地边,横着一个小长的队形,一个接一个很有序。
玉米地里到处,被早晨刚刚升起来的太阳光照得红亮亮的,那每一棵玉米杆子上面,变得犹如太阳一般明晃晃一样。大海和他的母亲此时,和这太阳,和万物完全融全在一起了。
大海的母亲从南头最边的一排玉米杆开始,一手扶着一根玉米杆子,一手用镰刀用力的打那根上的土,那土就哗啦啦地掉在地里。
大海也从南边一排玉米杆开始打根上的土。
开始的时候,大海还以为他不比他的母亲打得慢多少,可是后来,他才发现他比母亲慢到了什么程度。
大海的每打一根玉米根的土块,那根上的玉米变得非常坚固,大海打好多下,都掉不下来,这是怎么一回事?这说明用的力量还不大,还不快。
当大海的母亲已经打完了长长的一排玉米杆上根上的土后,又转回来,大海打的玉米杆子根上的土,还在开始的一排里面。
大海的母亲笑着对大海说:“加油打!加油打!”
大海的母亲又向前打了一长排,反转回来再打一排玉米杆根上的土时,大海一排玉米杆子还没有打完。
大海的母亲对大海说:“你不要停,不怕慢,只怕停,你只要不停地打,就会打得快起来的。”
大海听他母亲这样教了,他打玉米杆根上的土的方法,当他想歇下来停一会儿的时候,想到了他的母亲的话,又坚持打着,慢慢地打玉米杆的土快快得多起来了。
这一天秋天的早晨,大海和他的母亲打玉米杆根上的土,她的母亲干活那种专注精神舍得出力,而且当时就是她和大海俩个人在地里,也没有人管,像是跟自己家里干活一样,这是大海值得向他的母亲学习的地方。
大海这天早晨见到他的母亲,还是她的母亲年轻时候,她的母亲脸上是绯红色,非常青春,健康!
过了多少年之后,她的母亲脸上憔悴,青春年华过去了,而且多病,最后竟是瘫倒在炕上,大海的心里真是瞅心。
大海到了成人之后,曾经读过《红楼梦》的小说,读到了林黛玉看听唱词的那一段,他自己看《牡丹亭还魂记》,有过这样的句子,“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让他才明白,时间对于人生并不是无限多的,读到这样的句子的时候,大海对自己说:“我还是要努力啊!我不能忘记我人生梦想,我还要坚决地为了实现我的人生梦想努力到底!那我就要从爱惜一分一妙时间开始了吧!”
有一个冬天的晚上,大海在村中舞台下边,看县剧团演牡丹亭。他站在舞台下边用心听着,用心看着。
只听见舞台上边,笛韵幽扬,歌声婉转。一位女演员用秦腔唱的非常抒情的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坦。”大海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又侧着身子用心倾听,又听到舞台上边的女演员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大海听了这样的唱词,心想:这是那里演戏啊,这就是真的,它是人生一种感悟,只是年龄小时候不懂,到到了很久岁月之后地,才忽然明白。对于人生的滋味,不细细地体会,是明白不了的。
大海还听到了八个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细细地咀嚼这八个字的滋味。
当大海能明白这八字的字的时候,大海的母亲已离开世界三年过去了。
这人生恍如一场梦一样,大海关于母亲的全部记忆,关于母亲的故事,像是一个接一个的梦境一般,他想真心的留住梦中的母亲,留中他自己过去的少年青年每个岁月,每一个美丽的瞬间,每一个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
大海的心中,总记得他的母亲年轻时的面容,应是非常青春靓丽的,可是怎么那么短啊,还能回来么?大海在心中呼唤着她美丽的母亲,希望她重新生命复活。
这里,大海忽然想到了一个关于他的母亲的梦境之事。
那是一年过年初二,正是农村人拜年的日子。大海有一个姑,在村子东边六里外一个村子,要过丹江河,向南走一段就到了那个村子了。
初一的晚上,大海的母亲和大海的父亲,说着给大海的姑拜年的事情,当时拿什么都是困难的事情,拿什么呢?只能把家里蒸的白玉米面掺少量的白面合在一起做的馍,装一笼子十八个。
大海的母亲对大海的父亲说:“他大,下边他姑,对咱们家真是给的关心多得很,明天让大海给他姑拜年去?”
大海的母亲说:“拿什么呢?”大海的母亲对这件事,真有些发愁,总想从家里拿些什么好的东西,给他姑送去,可是家里没有什么好的东西。
大海的父亲听了大海母亲这一句问,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拿什么东西送给他姑呢?他也感受到有些为难。
大海的父亲忽然望了一上屋子北面墙上靠的那个红柜子,微笑着说:“拿什么、把路咱家过年蒸的杂面面给他姑拿的,凡正是自己人,不要紧的。”
大海的母亲也回应着大海的父亲话,脸上显示出小红花一般的笑容说:“那只好这样了。”
大海的母亲又想到了让谁给大海的姑去担当拜年的事情?就说:“他大,你明天能不能去?”
大海的父亲说:“家里要是来客人了,我还要帮助做饭,让大海去给他姑和姑夫拜年吧。”
大海的母亲对大海说:“大海,你明天就不要到村里乱跑得玩了,你吃过早饭,你去给你姑姑夫拜年去?”
大海高兴地说:“好!”
大海高兴什么呢?大海知道他姑有几棵大柿树,柿树上结的柿子特别大,特别圆,特别甜,特别是用那柿子做成的柿饼,冬天上面潮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雪白雪白的,窗台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雪白的柿饼,和李白描写的故乡的明光的光一般白。
大海到过他的姑家,特别是到了姑家那柿饼做成功的时候,他的姑,就会打开一个红柜子,拿出柿饼给大海吃,那柿饼的味道比城里人过中秋吃那月饼都要好吃几倍。
大海听他的母亲说,让他明日给他姑姑夫拜年,如同《红楼梦》中,那个小板儿,听刘姥姥给他说,带他明日进城逛去,便喜的无不应承。
大海听到了他的母亲,让他明日早饭之后,却姑家拜年,他当时心中滋生出一种特别多的快乐,大概想到了到他的姑家,他姑一定会首先给他把她家柜里的柿饼给捡一碗,让他吃。
第二天早饭之后,大海站在屋中间一间屋内,离那个红柜子柜特别的地方,大海的母亲,她的身上提着一个五升笼子,是用竹稍显得粗的竹子做的一种笼子,笼子里白玉米面杂面馍十八个都装好了。
上面用一个崭新的白手巾盖着笼子面。
大海的母亲给大海说:“你去到你姑姑夫家拜年,你姑姑夫你你留下住,你不能住,住下了,那是麻烦你姑、姑夫的事情,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
“还有,走公路那一段,要特别注意车辆,要有眼色!”大海的母亲又细细地给大海交代着到他姑家拜年的事情,需要操心的地方,他的母亲都给想到了。
大海从他的母亲手中,接过了一竹笼子馍,提着,向村东的公路走去,向他的姑姑夫家慢慢地走去。大海到了他的姑姑夫家拜年,又是怎么一种让大海难忘的感情记忆大海提着一竹笼子馍,出了院子南门,绕到村后公路上,直向以东公路走去。
走了一段公路之后,下到了河滩里,面前横着一条河,就是那条故乡的丹江河,大海的姑家,就在丹江河南岸后,需要再走五六里后的村子里。
这是一个晴天,太阳早从东边山凹里升起来,直向天中方向走去,把它的明亮之光,无代价地撒向大地每一个地方,把每一个人的心中照得明亮亮的。
此时,太阳的光,与丹江河水辉映一起,河面上,漂着太阳明亮的光,看河水时,格外清沏,澄净蓝影影的天空,像掉在了河水中,河水与蓝天融合在一起。
丹江河水像一位时光老人一样,迈着它那缓慢的脚步,向更远的东方流去。丹江河水在这一段时,是一个红红的山岩的大弯儿,过了这一段后,向前方流动的速度要显得更快一些。
河面上架了一道木桥,大海此时想着:我过了这一道木桥后,就很快到姑的家了。
大海上了丹江河水中上面的木桥,快过到了对岸时,却有一节没有桥,那一页木板掉到水中,不知冲到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