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海当时到了区文化馆

下午,大海背着手风琴去了那个工厂,进了一个大的排练厅内,男女合唱队队员站得整整齐齐的,大海进去了的时候,拍手喊着:“欢迎大海老师!欢迎大海老师!”

大海还从没有受人这样礼待过,这让他感到了人家为什么待他是这样的热情?就是因为他能用手风琴为人家唱合唱伴奏,这是经过了多少时间的苦练,才在手风琴演奏技法方面有了进步,如今终于能用手风琴给工人唱歌伴奏,大海这时候的心情如吃了蜜一样甜。

工人唱歌很认真投入,大海一遍又一遍地为工人唱合唱伴奏着,还有一个工厂中的业余指挥,一遍又一遍地指挥着这首《中国工人之歌》。这时候,手风琴琴声、人声,完全是合在一起的,这时候,才真正能获得天人合一的感觉,大海感觉到他的智慧不是他一个人的有限的智慧,而是和一种无限的智慧完融合在一起了。

这首《中国工人之歌》伴奏,为工人唱这首歌曲,唱过了几十遍之后,大海在手风琴演奏这首曲子也越发变得熟练起来了。

离文艺会演还有一天时间了,又是一个下午,区文体科长吴坚领了区宣传部《中国工人之》歌曲的曲作者来了。

吴坚和曲作者站在大厅里,看合唱队队员唱歌和手风琴合奏的效果。

合唱队队员歇了一会儿,作曲者又在开始的两个乐句各加了八小节,就是这四小节一加,大海就没有原来的曲子那样得手应手。

大海说:“我们已经练熟了,不要加这些小节?”

吴坚因为和曲作者是好朋友,这时候,吴坚以为大海算是什么级别的人?没有级别的人,是一个农民,虽然说他爱好音乐。

大海刚发表上面的意见,吴坚就严厉地指责道:“大海,你给我把嘴闭住!”

大海就没有说什么了。

作曲者听到了吴坚还是那样诚心诚意地支持他,他就把增加八小节的作曲谱子记了下来。

最后,大海还只得服从用了作曲者新增加八小节的谱子,他的意见被区文化科长吴坚一下子打得远远的。

可笑的是大海,你本不应发表不同的意见,你发表的不同意见,人家区文体科长吴坚是全区管文化体育这一行的领导,你大海算什么。

人应学会看见使船,可是大海当时怎么就没有学会。

那区文体科长吴坚,大海刚说了个他和合唱队员把原曲已经搞得很熟了,这话还没有说完,可是吴坚就大声地训斥大海:“你给我闭嘴!”

大海听到了这不是一种正常交流讲话的声音,带有用他那区文艺科长压人之感。

再过了好多年之后,吴坚退休了。大海曾经见过他一面,是在一条街道上,这吴坚说:“我现在带了几个学习二胡的学生。”

吴坚和大海说话很随和,再没有当年当官时的那点官气霸气。

吴坚当区文体科长的时候,大海当时还曾经美美地想到过,想真正成为区文化馆一名正式的文化干部。

大海为了他自己的工作问题,曾经去县里文化局找过一位艺术科长蔡艺老师。

蔡艺到区里来过,对大海有一定的了解。

大海站在蔡艺的办公室办公桌前,对蔡艺说:“蔡老师,你给区文体科长说说,让我能不能进区文化馆,区文化馆需要懂音乐的文化干部?”

蔡艺说:“是这样,你先回去,你们区文体科长吴坚到我这里开会,我把你的想法给他说说。”

大海知这蔡艺在县文化局是一个当家的人,是一个地位无足轻重的人,她周围几位正副文化局局长都听她的话。

大海听了蔡艺的答复,内心中有一种喜悦心情滋生出来,这际上是一个对大海来说还是一个虚的事情,还不是真正的现实的事情,但人只要对自己有了一个美好的盼望时,他就会重新活出一个新的自我一般,对生活的热情会像熊熊火焰般烧烧起来的!

大海曾经有一回,到了区文体科那里,找了一回区文化科长吴坚。

吴坚说:“大海,听说你到县文化局找过了蔡艺科长了,蔡科长给我说过了你的事情了。我们这里需要人,我们要的人,是给区文化馆一年能挣几万元钱的人,你能行吗?前不久,我们弄进来一位会跳舞的,她的工作关系我们给她办好了,她就是一位能一年给区文化馆挣好多万的人。”

大海听了吴坚说的话,感到他想区文化馆的正式编制的想法是很好的,但离他的希冀还是很遥远的。

六月的一天下午天黑之时,大海买了两个大西瓜,一个西瓜有二十多斤重以上,分别装在一个塑料袋里。

到李科长家,有两里多长的一条小路,大海一手提着一个大西瓜,很不好提。

快到吴坚科长家的时候,一个塑料袋还破了,大海一次抱一个大西瓜,抱到了吴坚科长家里。

大海到吴坚家里时,吴坚老婆在。

大海问:“吴科长在不?”

“吴科长到外面去了。”

这来的实在不碰巧。

大海给吴科长介绍:“我和吴科长是熟人,平时我们有很多交道”。

吴科长的老婆给大海倒了一杯茶水,大海当时坐在吴科长那很有气派的大沙发上,喝了一杯茶,很快离开了吴科长家。

大海实在好笑,他以为他送给吴科长两个大西瓜,吴科长就会对他的工作有给帮助。

大海又到了吴科长办公室去了一次,吴科长说了几句话,让大海听起来非常难听。吴科长给大海说话的内容是什么?敬爱的诸位看官,且听下文细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