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到了吴科长办公室,是在二楼,中间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有很多小间,一小间一个办公室,区文体科吴科长的办公室在以东中间的一小间。
吴科长对大海说:“你以后,不要再到我家去了!”
大海听到了吴科长这句话后,心想:我虽然这么爱好音乐,想通过吴科长的帮助,能正式成为区文化馆的一员,看来,竟是这么无缘,离我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自己还要重新为自己掘开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大海听了吴科长的话,许久没有说一句话,不知如何回答吴科长。
吴科长本来是县文工团一名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中间,因为县文工团运转很不景气,他向县人事局要求,调到了区文体科,区里以为他是从专业文艺团体来的,就给他了一个区文体科科长之职,竟管上了全区文艺、体育方面的事情。
一次,区文体科区文化馆等部门组织全区文艺会演。吴科长创作了一首很少的歌曲,是一首大三段体,类似《祖国,我永远热爱你》那样的抒情歌曲。
吴科长找那一位歌手给他演唱这首歌曲呢?
吴科长想到了他们科里一位邓晓明,她曾经学习过歌唱,也在一个市歌舞团干过独唱演员,市歌舞团因为解散,她经人介绍,来到了区文体科,成了政府部门的文化干部,比在专业文艺团体日子要好过得多。
早晨八点上班后,吴科长到了邓晓明的办公室,对邓晓明说:“小邓,我创作了一首歌曲,请你给唱一下?参别区文艺会演用。”
吴科长手中拿着他创作的歌曲稿子两大张。
邓晓明说:“我好久没有唱歌了,也没有练过嗓子,不知能不能唱好?”
吴科长说:“你有专业基础的,没有问题!”
邓晓明心想:这是管我的科长,让我唱他创作的歌曲,我如何不唱,再不好也要唱,本来不想唱吴科长创作的歌曲,唱一首创作歌曲,不如唱一首已经流传起来的歌曲,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邓晓明说:“我先学一下,练练。”
吴科长把他手中创作的歌曲交给了邓晓明。
有一个上午,在区文化馆一个大教室里,区里组织了一个小乐队,有吹笛子的、有拉二胡的、有拉板胡的乐队队员,还有大海拉手风琴坐在乐队里,区团高官打架子鼓。
邓晓明站在乐队近前,唱吴科长创作的歌曲,《我爱你祖国母亲》,最低音是5,高音乐到了6,超过了十五度音域。
大海学习过一点作曲法,感到这个音域跨度大,对于歌手演唱,不容易唱得好的。
尽管这样,乐队队员们还是兴致勃勃地练习好了这首歌曲的谱子,吴科长虽然会拉二胡,却没有坐乐队拉二胡。
邓晓明站在乐队近前,跟乐队合了几遍,邓晓明把这首歌曲,用很明亮的女高音的音色,竟把这首歌曲给唱下来了。
邓晓明唱吴科长这首歌曲的时候,吴科长站在旁边,专心致志地听着,他主要想听这首歌曲乐队伴奏和邓晓明的演唱效果,更重要的是吴科长作为作曲者本人,他很想听听他创作的歌曲效果到底如何,好听不好听。
有一位拉二胡的乐队演奏员,对吴科长说:“你这曲子不多么好听!”
吴科长的脸色唰地一变,像天空一样,本来透亮的天空,瞬间变阴起来。吴科长没有回答他什么,知道虽然曲子写得有些生硬,可是当时我有这个创作的冲动,想用实际的行动,参加区里文艺会演,让区里都知道我吴科长能作曲,以此来扬一点虚名。
有一位拉板胡的乐队演奏员说:“吴科长,你把这首歌曲给我们用板胡演奏一遍?”
吴科长心想:我怕什么!再说,在文艺团体干过几十年。吴科长可能还有一个想法:区里这些乐队队员,总的来说,是搞业余的,我一个专业乐队的演奏员,和业余的乐队队员坐在一起,实在有些别扭,他的眼中,是那种高贵的眼光,还没有看得起区里乐队队员的水平。可是乐队队员中,也有的乐队队员,也是接触过专业音乐老师给他们教过音乐的,也不可小视。比如说区团高官王晓打架子鼓,就是找的一个市里歌舞团打架子鼓学习的,他打的架子鼓,不论作曲的曲子,就是差一点,他热情的,像烈火燃烧般的鼓点一打起,立即就会感受到有一种音乐的特别美丽。
吴科长坐在乐队里,用板胡把他创作的歌曲示奏了一遍,乐队队员们听得很安静。
吴科长为什么不坐乐队?有一位乐队队员说:“吴老师,你能搞板胡,为什么不给我们一起来伴奏?”
吴科长说:“我欣赏邓晓明唱我的创作歌曲,听大家为我的创作歌曲伴奏,很过瘾!比我坐在乐队里还有意思!”
区乐队队员们,听到了吴科长说的,他为什么不坐乐队?原来是为了达到欣赏音乐的效果。
邓晓明和乐队在排练时,和乐队合了好多遍之后,把这首歌曲合好了,她唱的,乐队队员能为她伴奏,快慢都跟得上来。
区里文艺会演的时候,邓晓明第一个上台唱了这首歌曲,歌曲唱完后,台下观众们为邓晓明唱的这首《祖国我的母亲》,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虽然这首歌曲非常难唱,可以想到邓晓明为了唱好这首歌曲,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次练习的时间。
把每一个音符记在心里,把每一句歌词要刻在心中,只有这样,到达了得手应手的程度,才能上舞台演唱,不会出一点错。
这一首创作歌曲,好笑的是吴科长作为区文艺会演的主要负责人,还得了一个作曲一等奖。
这里,大海和那吴科长有那么一些缘分,想得到他的一些帮助,却是相反,他没有愿望帮助大海。以后,他退休离开了区文艺科,大海还见过他几回面,想到当初的一些趣事,大海那时候对他的想法,像那个刘姥姥对王熙凤的看法一样,只要你们拔一根毫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一个人,当想到他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可见他当时是遇到了困难,渴望有人给他一些帮助,往往想求人帮助,一般都是拒绝,这是坏事吗?这不是坏事,过了以后,它所起到的是磨砺了一个人的意志,激起了了更加努力的力量,没有那些反作用的力,他还没有那种想改变他自己的力量,没有那种永不放弃的劲头,努力的信念,像那扬起风帆风力鼓得更足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里大海想起了区文体科邓晓明,她和大海之间也有过一些小小的缘分。
有一天下午,大海到邓晓明的办公室。
邓晓明对大海说到了区文化馆需要搞音乐的人,大海也合要求,愿为大海想些办法。
邓晓明对大海说:“你到区宣传部找一下部长,说一下你的情况,让区宣传部给你想些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