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秋天的一天下午,是大海刚到音乐学院学习不久,他感到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么一个学习机会,总想多学习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他特别重视基本乐理这门课,对于他来说,真是基础之基础。那天他打听史助民老师有一节基本乐理课。
大海根据他在音乐学院打游击听课,一般老师能理解学员的心情要,根本不反对的,上面查课,他就没有办法了。他听过一位葛老师讲基础乐理课,那老师还对所有听课的同学说:“欢迎你们听我的课!”
那个秋天的下午,大海打听得史助民老师有一节基本乐理课,他没有这门课的听课证,他属于打游击听老师的课,也没有事先给那老师打一下招呼,就在史助民老师还没有进教室上课的时候,他就先进了教室。
教室里的听课的学生,他一个都不认得。大海为了能听上一节基本乐理课,他进教室后边,知道自己不是音乐学院的正式学生,并且这门课他没有办听课手续,打游击来听课来了。
大海曾经猜想过这位史助民老师的名字,助民,帮助人民,根据名字猜想,这位老师一定是一个能帮助人的老师。
上课时间到了,史助民走进教室给学生上课,大学生上课,还有同学喊起立,史助民老师还礼后,教室里的同学坐了下来。
史助民老师站住了,静静地站在讲台前,他向教室前面看着什么?他是在看教室里有没有不办听课证就来听课的同学,一眼就发现了大海。
当这老师望大海的时候,大海也看到了他,他是一位中等个子的人,戴着雪白的近视眼镜。四方形的脸,脸上表情,并不是那种给人极恶之感的表情,看这老师应是一位心善良面情慈软的老师。他的脸上的气色像一层阴黯的天空,没有一丝明亮之色。
这位大学老师肯定出身在一个富人的家里,对于穷人的心情还体会不到的。
史助民老师向教室后面一望,就一下子好现了有一位不有听课证的大海同学,他那双眼,像是一下子这个人正是来打游击听课的人,你这个人也是太牛了,连个招呼也没有给我打,那我一定要把你赶出去。
史助民不给班上同学上课,静静地站着,一眼一眼凝视着大海,直看到了大海从座位上先站起来,然后不好意思地走出了教室,他才开始上课。
这一次听史助民老师上基本乐理课,没有听成功,他想起这件事,当时为什么听这位老师的一节乐理课的心情怎么那么强烈呢?还有一种勇敢精神。
音乐学院还有一位教基本乐理老师课的葛老师,他的名字叫黄涛,从名字中,可以猜出这老师是自比喻为黄河的波涛,是一定有力量的人,当一个人懒下去,心中地理想之火熄灭了的时候,忽然听到了黄河的浪涛,或说听到了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一首黄河船夫曲,他的理想之火在心中会重新燃烧起来,为了心中一个理想,又要重新出发,他的心中滋生出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大海曾经听过葛老师的好多次基本乐理课,这位老师讲他下过乡,知道农村农民是怎么一年四季辛苦劳作的情景,他了解中国的农民,他给同学说:“同学们,你们还以你们是如何苦,练琴苦,练声苦等苦头,可是世界上最苦的人,不是你们,你们的苦,你们的生活来源,都是你们的爹妈全给你们吃了。最苦的人,是中国的农民。我在农村劳动过,当过农民,我就知道这一点。”
一个大学的青年老师,能说出这样的话,这应是一个应是有对农村生验之深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有一天上午第三四课,大海去葛黄涛老师上基本乐理的课打游击听课。
葛老师给同学讲李重光的基本乐理。李重光老师写的一本基本乐理书,全国的不少音乐学院都作为教材。
李重光老师对作曲的创作,要求一定要有调性,或是中国五声六声七声调式,或是西洋大小调式,他反对无调性音乐。
葛老师上课的时候,用录音机,给同学放了一段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