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天,大海写了一段旋律,正想找个内行的人给看看。走出了宿舍,见宿舍外边,有一道长长的水泥台子,就是这里,碰到了张诚老师。
大海对张诚老师说:“张老师,你帮我看看我写的这个曲子对不对?”
张诚接过大海手中的一本五线谱本子,五线谱本子的封面是大红色,像早晨刚升起来的太阳般那样红亮。
张诚拿着大海的作曲作业本子,把大海作的曲子很快默唱了一遍,然后说:“是个aba再现式的三段体。”
大海当时确切对曲式结构还不真正理解,听到了张诚老师说:“还是个再现的三部曲式”,他当时心中滋生出一种特别有一种学习收获后的快乐心情。
同室的王老师,是省歌舞团搞专业作曲的。有一天早晨,大海找了一个不用的琴房,一个人坐在琴房里,创作了好几首旋律,写好后,回到了宿舍。
大海把他写的曲子,给了王老师,说:“王老师,请你帮我看一下我这曲子写得不对?”
王老师用他专业作曲的思维考证了后,对大海说:“我给你试作一段旋律,你照我的模仿着写。”
王老师打开抽屉,找到了一张五线谱纸,很快写了一首很抒情的刻律。
王老师反复给大海说,是怎么根据主题发展了,有了第一句,就有了第二句,第二句还可以变化重复或完整的重复。写一首旋律,在专业作曲人这里,是极轻松的事情,可是对于还不真正懂得作曲原理的人这里,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必须经历过一段微茫明灭或可睹的阶段。
大海还向一位作曲系的同学请教,那同学叫李平安,大海在他的琴房里向他请教。
李平安同学,给大海分析了好几个歌曲谱例,他还试作起承转合结构的旋律,在每一句旋律后注明一个汉字,这是起句,这是承句,让大海明白。
大海如饥似渴地向懂作曲的作曲系的学生和外面来音乐学院进修学作曲的学员,虚心地向人家请教,慢慢地对作曲的思路在打开。
大海最主要的作曲老师沙老师,上沙老师的作曲课的时候,他去得特别早,沙老师上课的时候,特别用心听,还作好笔记。
沙老师说:“旋律音的进行,是同与异不断地交替进行,是矛盾对立统一体。”
比如一段旋律,全在平稳进行,一直是这样,就没有力量了,突然来了一个跳进,一下子让旋律就有力度了,给人一种惊喜之感。
大海在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经历了一个从难到易的变化进步过程,当然也经历了内心的多次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