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为了跟沙老师学习旋律写作能过关,想尽一切办法,打开写作旋律的思路。
作曲系有一位本科生,齐永乐,他是当了几年工人,一边在工厂当工人,一边找音乐学院老师学习作曲方面的课程。在没有考上音乐学院之前,就在全国各种音乐杂志上发表了一百多首歌曲。
大海是从农村来音乐学院自费学习作曲。刘永乐能理解大海学习的不容易。
有一天,在音乐学院的图书馆阅览室,齐永乐和大海一块看音乐要杂志。
齐永乐把他创作的一首发表在山西音乐的一首歌曲给大海看,前面有一段前奏,大海哼了一下,感道很合儿童歌曲的要求,那旋律却是别有一凡好听。
音乐学院定的音乐杂志上,还有别省的音乐杂志地,都有是永乐的歌曲作品。
齐永乐和大海竟有音乐方面的缘分。
齐永乐还曾经给大海讲过他学习音乐的故事。他说:“一天八个小时守在机器傍边,那机器的轰隆轰隆地的声音,震得人脑子跟上响。下班以后,就是他的自由天地,他常常晚上写作曲练习,到深夜。”
大海听了齐永乐的故事,想人家为什么觉悟得这么早,就知道找音乐学院的老师正规地学习,才有今天的收获,真正成了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生,这让大海非常羡慕。
齐永乐对音乐的感觉非常好,他模仿农村吹锁纳的艺人吹锁纳的感觉,马上哼出一首锁纳曲,脸上的神情,都是吹锁纳的感觉。什么二胡的声,好多种乐器的声音地,都能模仿出来。他的脑子里装的民歌戏曲旋律是几麻袋也装不下。
有一回,大海到他的琴房,齐永乐给大海还讲作曲的曲式结构,他即兴就能写出一首旋律,给大海讲他用的是什么结构。
齐永乐对大海说:“我经常观察鸟叫,并把它的节奏和旋律的感觉记下来,不只是鸟鸣之声,还有风声、雨声大自然万物发出的声音,都可以随时观察去记录下来。”
齐永乐讲这番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虔敬,他认为作曲就是他的一切,就是他的生命一样重要,他就是为作曲而生的,他活着就是为了写出好的音乐作品。
大海通过和齐永乐的交流,明白了作曲的原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大海过了多少年之后,还能记得齐永乐给他讲学习作曲方面的内容,还有他说的学习作曲的办法,只是两个人的距离隔得一南一北之远了,只能靠回忆来再现当年的情景。这种给了大海学习作曲影响的人,大海总是藏着一种感谢的心情。
齐永乐对大海还说他学习作曲的情况。他说:“老师讲的我早都学习了,我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外,我还是搞我兴趣的东西,我搞我的半音作曲,还试验无调性的作曲。”
大海听他讲作曲方面的事情,也给大海打开了一个作曲的世界,是这么犹如大海一般的博大,感受到了它是那样妖娆美丽,却是需要一定的刻苦学习积累才能达到的。
有一天晚上,大海在作曲系一个钢琴教室练习视唱,还带着自己的作曲练习本子。
进来一位作曲系本科生罗刚,戴着近视眼镜,一脸笑容,好像早就认识大海的,并不是第一次见面。
大海知他是作曲系本科学生,就把自己写的曲子给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