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在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作曲,一共坚持学习了三年,三年中间,他把学习作曲专业课,当作他的一件大事来对待,关于学习方面,有很多趣事,大海还能慢慢地回忆起来。
按教务科规定,每一位在音乐学院学习的学生,不论学习的是什么专业,都不可乱听课,只能听规定办了手续的课,外地来音乐学院学习的学员,都认为在音乐学院学习的机会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有几次,都想多听些音乐课,就常常打游击去听课,有的时候,给上课老师打一下招呼,去听他的课没有问题,可是有的时候,教务科长到教室查课,没有办手续没有听课证件的同学就赶出去。
音乐学院有一位何春江老师讲作曲课特别好,讲得生动有趣,听他课的学员特别多,有的老师也来听。
何春江老师的作曲课,大海没有办听课证,他听的是作曲系另外一位老师的作曲课。
大海接触了一位从东北来的学习作曲的学员,他的名字,苏重步,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他对大海说:“我本是学理科的,可是偏偏谜上了作曲,在这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已经进到了省歌舞团搞作曲专业,自己对自己的作曲还不满意,还想再学习些,就来到了音乐学院自费学习。”
苏重步是个魁梧之人,戴着花镜,头发大半露出了雪白色,脸形疲削,说起话来,依旧刚建有力。
苏重步知道了大海的情况,大海是从农村来的,他总对大海说:“学作曲不如学文学,不受版面限制,可以表表小说散文,全国的文学杂志很多,可是全国的音乐杂志有几份。”
苏重步自己热爱作曲,克服一切困难来音乐学学院学习作曲,大海心想:我爱好学习作曲,这与生活的环境处生地身份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是自己心灵里发出这个愿望,想学习这个作曲,所以苏重步想让大海在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放弃而改学中文专业,大海却不愿意听他这种和他心愿相反的话。
这是大海和苏重步之间在关于他学习作曲方面看法不一致的地方。
苏重步和大海在崇拜一位音乐学院的作曲家何春江老师方面却是完全一致的。何春江老师非常从外地来音乐学院学习作曲的学员,在他看来,听他课,是看得起他,说明他的作曲课讲得还可以,他是采取开放态度的,不论任何学员,只要有时间,听我的作曲课,就欢迎来听。
苏重步和海也常去打游击听何春江老师的作曲课。
有一天下午,何老师在作曲海三楼一个大教室上作曲课。
大海和苏重步都打游击进了何春江老师讲作曲课的教室。
教务科有两位科长,正科长对副科长赵大山说:“作曲系何春江老师他以为他名气大,把我们教务科不当一回事,下午,有他的作曲课,一定有很多没有办证的学生听课,你去查一下?”
赵大山说:“我去查何老师的课,他会不高兴我!”
正科长说:“不要怕!这是我们的工作,你去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