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无尽的手眼就悬挂在
所有有情触手可及的地方
众生只要有求就有应
哪怕火坑也会化为莲池
你教人们用眼睛来听
用耳朵来看就能
破除世间的迷雾
因此人们唤你叫观世音
任何东西只要你一观照就自在
有时候心中有很多不快乐的感受,那有可能是把善心丢掉了,一个人有了善心,心就会大起来,不会为小事而生气的.这是一个基础.人们天天在看万物,只要能破除世界的迷雾,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在的,我读名家的作品,也有这样的感受.
记得读贾平凹写的一篇散文,残佛结尾写了这样一段句子,我把它引用一下.
今早起来,我终于插上香后,下跪作拜,我说,佛,那我就许愿吧,既然作为佛拥有的佛的美丽和牺牲,就保估我灵魂安妥和身躯安宁,作为人活在世上就好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欢乐和一切痛苦烦恼吧.
人都是忙的,我比别人会更忙,有佛亲近,我以后不会怯弱,也不再逃避,美丽地做我的工作.
当时读到这段时,以为我就能悟出了点佛理了,无论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不顺之事,不会气愤,会笑着面对,但有时就不是这样的,说明了修炼性格是长期的事情.
把任何事当作一种美丽的事来做,在创造美,这样人也不是变得更美起来了吗,是从心到脸上表情的变化.佛永远是年轻的,不会老的.为什么画家画佛时,就有了佛心,虔诚之心.
有一回读余秋雨的散文《阳关雪》,也有个这样的感受.作者寻阳关,本是一件极苦的事,天气是一片雪白,看不清路的前方目标.作者却写道,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朱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他还是一种自在的心态
苏东波的散文中有这样一段
成熟悉是一种明亮而不剌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不停止的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危急的淡漠,一种无非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蹦的高度.
苏东波经历了人生大难之后终于创作出了那首有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从这些名家的作品中读出了一种自在人生的感觉.我想这种中国佛文化是一致的.
想中国的歌唱家唱歌时也是一种自在状态时才能唱得感动人.
最近在一个音乐会上,看到了张海迪,她说,她病了46年了,但她要把自己最美丽的笑容给大家.她说,人生都有很多困难的,但是我们每个人用微笑而对困难.我听了,当下在心中说,张海迪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平常的人所谓遇到了什么困难和她比一经算得了什么.她的这种乐观自信自在的心态和观世音佛的自在是一样的,同样是有大智慧人生的表现.
我从中国画家的作品观世音的自在想了这么多.当一个了有了善良之心后,想到了所有人的可悲一面后,对人产生的爱同情,就看世上无论什么事都是美的自在的.
当然人活在世上,还是有很多困难的,贾平凹说的为人活在世上就好好享受人生的一切欢乐和一切痛苦烦恼吧.
这是智慧人说的话,我要学习着这样做.
一幅《观世音自在》的画,让我多了很多感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的心态真有一个大转变,就会让的想从改变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