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zhé):则,就。

?赦:中国古代免除或减轻罪犯的罪责或刑罚的制度。除名:除去官爵名籍,贬为平民。

?福畤(zhi):即王福畤,王勃之父。因王勃之罪,由雍州司户参军贬为交趾令。坐:因为。左迁:亦称左转,即降职。交趾:县名,唐代安南都护府所辖交州之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一带。

?省觐(xingjin):指探望父亲。

?都督:武官名,始称都督某州诸军事,并往往赐以旌节,后逐渐成为地方军政长官,权限很大。阎公:唐洪州都督府的都督,名不可考。有人认为是阎伯玙,无确证。滕王阁: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建于唐代永徽四年(653),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东岸的冈峦之上,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入谒(yè):敬词,进见。

操觚(gu):犹“操管”,指著述之事。觚,古人写字用的木简。

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加涂改。点,涂改。

缣(jiān):细绢,经纬丝的密度较大,其数量一般为绢的二倍,故有“缣者,兼也”之称,是唐代使用较为广泛的丝织品之一。

炎方: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二十九:据学者考证,王勃只活了二十七虚岁。

【译文】

王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的亲孙子。六岁就善于写诗文。唐高宗麟德初年,刘祥道上表向朝廷推荐王勃,王勃答完策问,获得优秀。还没到二十岁,王勃就被授任为朝散郎。沛王李贤征召他来府第做修撰官。当时诸王以鸡相斗来定输赢,适逢王勃开玩笑地替沛王写檄文讨伐英王的鸡,唐高宗听说这件事,生气地责备王勃,并把他撵出沛王府。王勃被废黜后,客游剑南道,登山远望,感慨地想起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的功业,写诗抒发自己也想建功立业的心情。王勃又曾经隐藏犯死罪的官府奴隶,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他。这件事被官府发现后,按律令,王勃应被诛杀,刚好遇到大赦,只是剥夺了他的官爵名籍。王勃的父亲王福畤因为这件事被降职为交趾县令。王勃去交趾探望父亲,路过南昌。当时洪州都督阎公刚刚翻修完滕王阁,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举行盛大宴会招待贵宾,准备让他的女婿写一篇记文,来夸耀这件盛事。王勃来拜见阎公,阎公知道他的才华,就请他来写记文。王勃高兴地在宾客面前提笔写作,一会儿就写完了,一气呵成,没有涂改,在座的人们都大为震惊。王勃酒足饭饱后告辞,阎公赠送他细绢百匹,他便升帆离开。走到南方炎热之地,船驶入海洋,被淹死,死时才二十九岁。

勃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然不甚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尝言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方,勃尽得其术。又以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僚吏疾之。有集三十卷,及《舟中纂序》五卷,今行于世。

【注释】

1属(zhu)文:撰著文辞,指写文章。绮丽:指文章风格富丽华美。

2“心织而衣”两句:意谓通过写文章获得报酬,从而解决衣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