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是许攸起身,袁绍只是笑着继续说道:“子远有什么办法,你说便是了!”
许攸不慌不忙说道:“办法很简单,大将军可立即下诏,命天下驻防四方边郡的将领急速率精锐返回洛阳,以大军威压太后要求诛杀宦官!
到时大军压境,还有谁敢说半个不字!
只要边郡大军一到,威逼之下,那些宦官自然是要完蛋了。
到时候无需大将军动手,太后不过是个女流,见大军入洛,必然惊慌。
我看到时候大将军不必动手,那些宦官恐怕就被太后下旨意除去了。”
听完许攸此计,何进正在思考时候,却已经有一人起身开口了:“大将军,我觉得许君此言差矣,如果当真如此,那就大大不妥了!
《周易》上有‘即鹿无虞’的说法,民间也有‘掩目捉雀’的谚语,这些微小的事物尚且不能用欺诈的办法达到目的,更何况是国家大事呢?
现在大将军您总揽大权,可谓是的掌握天下军队,龙腾虎步,随心所欲。
凭借您现在的威势和兵权,已经掌握西园军和虎贲卫和羽林卫,只需挑选一些禁军之中的精锐之士,发雷霆之威,越过太后之意,直接对北宫中的宦官发动攻击便能够成事。
虽然这违反常规,但却合乎道义,绝对会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
可您却反而放弃了有利的条件,转而另求于他人!
到时候大军压境,强者称雄,这就是所谓的‘倒持干戈’,把手柄交给别人来攻打自己。
如此一来,您的布局绝对不会成功,我看这事反倒会成为祸乱的根源,还请大将军三思啊!”
陆天听见见有人反对,眼眸一眯。
他又是望了过去,就看说话的人穿着官服,头上戴着冠帽,是个青年文士打扮的男子。
他皮肤白皙,下颌纤细,面容雅致,颇为带着几分饱读诗书的书卷之气,看起来应该是个智慧渊博之人。
看来应该又是一位历史谋士,只是不知道这人又是谁,何进麾下实在是藏龙卧虎,能人太多了。
这文士打扮男子刚刚说完,又有一人起身,此人面目俊朗,有儒雅之意。
陆天发现此人却是之前在豫州见过担任过豫州刺史的王允,此时的王允应该是在何进幕府之中效力。
王允起身后就朗声反驳道:“陈主簿所言差矣,北宫之中乃是天子局所,天下真龙居处,太后更是代年幼天子临朝听制,总领超纲。
大将军乃是辅君之臣,又是岂能够在无诏令的情况之下擅自杀入北宫之中呢?
你说这违反常理,却合乎道义,绝对会得到天下百姓的支持,更是荒唐之话。
在无天子诏令的情况下妄动干戈,攻打北宫于情于理都不合适,若是真正按你说的做我看反而是授人以柄了。
我虽然曾经受宦官陷害下狱,对于宦官深恶痛绝,但是你所说的攻打北宫乃是大将军绝对不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