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太平所在,愿生者太平,死后亦如是!

“中央黄帝,载形还山!太平黄天,安宁汝乡!

无寒无暑,四时长春。无疫无兵,黄符护身。

无贵无贱,皆着黄巾。无死无病,与道同真!…”

在张承负的歌唱中,“太平黄天”不断的出现,描述着某种死后期盼的安宁。太平道的门徒自不用说,就连大野泽众与泰山众的神情,也都渐渐起了变化。他们的脸上冲淡了杀意,终于露出些安宁的笑。

这个时代的人,总是要有死后的去处。这样的祭祀,既是对同袍灵魂的安抚,也是对士卒们内心的抚慰。祭祀死去的人,从来不仅是为了逝者,更是为了安抚活着的人!

这种发自内心的精神需求,可以被朝廷经学忽视,但绝不可能不存在!若是道门不能填补上这种需求,就自然会有佛教浮屠,来补上这个位置。而一旦这种需求,如同精神的纽带,把门徒众人连接起来

这一刻,张承负目光望去,看到那些门徒士卒的脸庞,看到他们眼中闪动的某些向往。在真正把“太平黄天”视作理想,在世间实现前,这种死后的许诺,或许才是更为迫切、更能凝聚人心、更能聚众的所在!

“黄天所鉴!数以千万的黔首小民,既无世家祭祀的祠堂,也无祖宗供奉的神牌,甚至连田地屋舍都没有!那在南北朝数以千计的佛寺遍布前,他们的精神,又能寄托在何处呢?”

“我太平道既要谋求生前的太平,也要确立死后的黄天!唯有以生前、死后的信仰相连接,落足在经学世家们不屑一顾的黔首内心所求,才能真正凝聚起数以百万、千万的百姓!而这,或许才是我太平道,在这个时代最大的优势,为心中所信,死不旋踵!”

朝阳升起,落在张承负的眼中,像是点燃了某些更明亮的火,也让他看到了更多未来的希望。于是,他祭舞而歌,用尽全身的力气,慷慨唱道。

“魂兮归来,勿滞幽关!兵戈既戢,各返其渊…”

“士卒归蒿里,将帅返星垣。玄门光荡荡,永乐去黄天…”

“太平所在,愿生者太平,死后亦如是!~~”

:https://y。手机版:htt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