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互啄的鹌鹑

棋天 二短短 2432 字 2024-04-21

世间是一个环,一层层递出,一层层扩大。

雁断挣脱了不少枷锁,拿到了至关重要的钥匙。

但这个时候,更大的外世降临侵入。

钥匙还在,却没有机会用上。

按照古人的说法,兄长被迫赐予了最大的超脱钥匙。

他挣脱了所有枷锁,身死道消,魂魄逍遥天地。

雁断非常感谢慷慨解囊馈赠钥匙的外世人们,所以决定也送他们最大程度的逍遥自在。

俗话说,早死早自由。

但一个人的自由,不是自由。

大家一起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大家自由了,那么世间也会因此化为极乐净土。

没有渴望,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唯有安详。

“兄长,倘实力不足,就用他们为你陪葬。倘实力足够,这个还算大的世间,便为你祭奠。”

雁断躺在冰冷的地面上,体内流淌着滚烫的兴奋与渴望,他平放的脑袋正对着山洞上方裸露的一大片蔚蓝天空,清澈明亮的眼睛里,有着比洞庭湖水更澄澈,比烈日皓阳更明亮的渴望。

内世人渴望超脱到外世,外世人渴望超脱到更高的外世。

雁断从前是内世人,三年前是外世人,但现在却是不折不扣的在世人。

所以他不用像内世人那般渴望超脱到外世,也不需要像外世人那般渴望超脱到更高的外世,然后沦陷于世间的往复循环之中。

他作为一个不需要钥匙的在世人,不论拿起钥匙,亦或打开枷锁,都不是为了挣脱和超脱,去看星辰大海。

他,仅仅是为了渴望送给那几个慷慨解囊的外世人一个永远的逍遥自在,亦或送给整个世间同样的逍遥自在。

唐人认为归鸿人粗鲁野蛮,归鸿人认为归鸿人谦逊有礼。

实际上,归鸿人既不粗鲁野蛮,也不谦逊有礼。

但唐人用鄙夷看着归鸿人,而归鸿人用欣赏描绘归鸿人。

归鸿人对自己的欣赏,源于自信。

归鸿人谦逊有礼说明了绝大多数归鸿人都很自信。

百姓自信是国家强横的代名词。

毕竟,归鸿就算不是北地数一数二的大势力,也是三六九里面的佼佼者。

唐人鄙夷归鸿人是爱国的体现,更深层次来讲,这是内心示弱,却嘴硬的典型特征。

鄙夷通常是弱者俯视强者的怯弱与不甘,是恐惧与愤怒糅合羞愧的懦弱无能。

众所周知,强者一般不会鄙夷,对于弱者他们从来不屑一顾。

所以唐人眼中的粗鲁野蛮,传到了归鸿人耳中,也仍旧掀不起什么风浪。

归鸿人一笑了之,然后继续自信地欣赏自己。

而唐人,继续鄙夷归鸿人的粗鲁野蛮。

其实在归鸿人的上层社会中,对于唐人的鄙夷并非没有反应。

但反应没有愤怒,只有叹息与悲哀。

这对唐人,等同于没有反应。

泱泱大唐当初何等霸气威武,与大秦并分天下。

那时候的唐人,豪迈而热血,谦逊而有礼。

如今呢,脆弱了一段时间,唐人跪着跪着,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满嘴冷嘲热讽着强大的一切。

他们挥毫笔墨,口诛笔伐,嗤笑辱骂崛起的国人们。

唐人失去了手中把握很久的荣耀,血脉中的骄傲也随之褪色。

他们讥讽敌人,也鄙夷自己。

跪下了不打紧。

但跪倒了,脊梁也不愿再挺直,那就完了。

唐人就是这样,宁可跪着,也不愿站起来。

他们鄙夷敌人,同时也崇拜迷信敌人的强大,心底根植着自身的弱小与卑微,还要佯装出自身的孤傲与伟大。

以讽刺其余有志唐人为己任,以辱骂并崇拜敌人为荣光。

归鸿人的唏嘘感慨,由此而来。

今天唐国迎来了一位归鸿人,唐人们彬彬有礼。

有眼尖的唐人发现,归鸿人来了,连偏远小镇上的衙门都擦拭了一遍明镜高悬,把蒙尘的镀金冤鼓抹得锃亮。

归鸿人是贵人。